今日跟著導覽地圖 走訪了「五條港文化園區」
(也就是木•十八週邊)
這區 自古就是台南極為繁華喧鬧的商業地帶
五條港雖不復見
但身在現場 依稀能感受300多年前絢麗的風華
剛好 也藉由這個機會 重拾業餘攝影師的職務

今日早餐
台南早餐跟台北真的很不一樣耶,到現在我依然還在適應中~
魚丸超好吃,湯頭超鮮,所有材料都自製,不管是魚丸、蝦丸到貢丸
,口味硬是和其它地方不同,味道爽口俐落、鮮甜有味
台南早餐跟台北真的很不一樣耶,到現在我依然還在適應中~
魚丸超好吃,湯頭超鮮,所有材料都自製,不管是魚丸、蝦丸到貢丸
,口味硬是和其它地方不同,味道爽口俐落、鮮甜有味

導覽地圖

兌悅門,二級古蹟(1835年建)
台南唯一現存的外城門
上圖:光復初期的兌悅門
下圖:現址
台南唯一現存的外城門
上圖:光復初期的兌悅門
下圖:現址

接官亭石坊,三級古蹟(1739年建)
台灣創建最早的石坊
200多年前,這裡是大陸官員出入府城最重要的渡口
大陸官員乘著小船,逆河而上,來到石坊前,下船接受地方官員隆重的迎接。
上圖:清乾隆年間狀態
下圖:現址
台灣創建最早的石坊
200多年前,這裡是大陸官員出入府城最重要的渡口
大陸官員乘著小船,逆河而上,來到石坊前,下船接受地方官員隆重的迎接。
上圖:清乾隆年間狀態
下圖:現址

接官亭石坊現狀

信義街,以前叫"老古石街"
據傳當年貨船將本地所產的糖等貨運往大陸交易後,回程即以沈重的老古石壓艙回航。返港後將艙底大量的老古石一一卸下,於是沿街堆積成"老古石街"而得名。
據傳當年貨船將本地所產的糖等貨運往大陸交易後,回程即以沈重的老古石壓艙回航。返港後將艙底大量的老古石一一卸下,於是沿街堆積成"老古石街"而得名。

走在台南大街小巷,不時會出現很有意境的房子

以前的房子從外表真是看不出來裡面的內涵
門一打開後,才知它有多深又多深~真是一整個深不可測
門一打開後,才知它有多深又多深~真是一整個深不可測

日據時代的門牌
竟然在路上毅力不搖著
太利害~大利害了
竟然在路上毅力不搖著
太利害~大利害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